09 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
正阳门,“京师九门”之一,为明清两朝内城的正南门
历史上的北京内城九门,很可惜,多数已消失
现状正阳门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
正阳门因处轴线中心之势,规制高于其它八门;其崇楼巍峨、雄视八表、籍壮观瞻,一直名冠“九门之首”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俗称前门,是为明清两朝内城的正南门。其位于北京中轴线天安门广场的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侧,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为“京师九门”之一,因位处轴线中心之优势,规制高于其它八门;其崇楼巍峨、雄视八表、籍壮观瞻,一直名冠“九门之首”。现状正阳门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
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原貌复原效果图,原本是由箭楼、瓮城和城楼共同组成的一座城垣防御体系
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一览
一处城门为何有两座楼门?不妨先看下它被拆除前的原貌和复原的效果图,其形制一目了然:原本是由箭楼、瓮城和城楼共同组成的一座城垣防御体系,在冷兵器和轻火力热武器并存年代,它是内城正门的重要屏障和防御壁垒。瓮城这种防御设施在明清两代较为常见,它是为加强重要城门和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城墙的组成部分,通常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以防御攻城槌等重武器攻城。
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原貌全景
隔街相望的正阳门城楼与箭楼
对比原貌,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如今均已消失不见,隔着城楼与箭楼之间的前三门大街,遥望两座孤零零的楼门,世人也许很难想象出瓮城的样子。自瓮城建立的明正统初年至清末的470余年,其因兵燹或失火几经重建,命运可谓多舛。
清末19世纪中后期的正阳楼
1900~1901庚子国变期间的正阳楼
庚子之变后的正阳楼,一片残垣破壁
庚子之变后正阳楼复建,1905年主体落成
1905~1910年重修完毕的正阳门箭楼
1916年正阳门,原瓮城和东火车站广场拆除改造后的景象
1920年代的正阳楼
1930年前后的正阳楼箭楼
1937年正阳楼城楼东面,七七事变前在城墙上的中国守军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日军穿过正阳桥五牌楼,开进内城
1945年北平光复后的正阳门
1946年,抗战胜利后的正阳门及中轴线全景
1947年,正阳门城楼与站岗的中国军人
1949年正阳门与进城的解放军,见证北平和平解放
1950~1980年代的正阳门
从清末1900~1901年的庚子国变,到1912年民国成立;从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华到北平陷落,再到1945年抗战胜利光复;从1945年国共内战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阳门下遗留的珍贵影像资料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见证着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
正阳门城楼
城楼形制高大,通高43.65米,为北京所有城门最高者
正阳门城楼立面多角度一览
城台上楼阁上下两层,重檐三滴水歇山顶,规制为内城九门之首
城楼通高43.65米,为北京城所有城门最高者,坐落于砖砌城台之上。上方楼阁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屋顶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形制,覆以灰筒瓦面绿色琉璃剪边;楼阁上下两层,朱红梁柱,金花彩绘,楼层四面均设门,上下设回廊,上层前后均设置传统菱花格隔扇门窗,下层为朱红砖墙,明间及两侧正面各有实榻大门一座。
正阳门箭楼与五牌楼
箭楼近观
改建的箭楼正立面与背立面
箭楼高大雄伟、形制独特,一直被视为老北京的象征之一
箭楼和瓮城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箭楼上下四层,屋顶为灰筒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形制。箭楼东、西、南三面辟箭窗86孔,以作对外射击防御之用;其结构为前楼后厦,面阔七间,宽62米,进深20米;北出抱厦庑座,面阔五间,宽42米,进深12米。整座楼通高35.37米,高大雄伟、形制独特,一直被视为老北京的象征之一。
1915年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主持旧都改造,图下方为1916年正阳门瓮城拆除改造后的全景
正阳门瓮城拆改过程
1915年正阳门的改造方案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正阳门的1915年大规模改造,时年为缓解正阳门突出的交通拥堵状况,由北洋政府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经过反复斟酌敲定了正阳门的改造方案:将正阳门瓮城东西月墙分别拆改,于原交点处各开二门,即以月墙地址改筑弧形道路,以缓解交通;瓮城箭楼仍旧留存,并作适当改建装饰。
1906年庚子国变后重建的箭楼与1916年拆除瓮城后改建的箭楼对比
箭楼背立面改造细节,悬空的月台和标志性的“之”字形阶梯
箭楼与重建的五牌楼
当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的改建装饰方案,在原窗户上加了白色弧形华盖,使其呈现浓郁的中西合璧式样貌
白色的窗眉华盖、横向的汉白玉围栏等改建装饰,至今争议颇多,评价两级
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的箭楼改建修饰方案颇为有趣:箭楼东西两端加了两个悬空的白色月台,辅以汉白玉围栏突出了横向装饰的效果,并在北面修筑了两组可以登上箭楼的“之”字形阶梯;光秃秃的小窗户上,也被加了罗曼式白色弧形的华盖,使其呈现出浓郁的中西合璧式样貌。原本与瓮城连为一体的箭楼在瓮城拆除后,如同被砍掉了两条臂膀,使其成为了一座独立的建筑,关于箭楼的改建装饰至今仍争议颇多,评价较为两极,褒贬不一。
正阳门能得以妥善保留,实属大幸,但多数城墙与城楼终被夷为平地,化为尘土,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1915年的改造是纯粹出于缓解交通的压力,尚能理解,毕竟城楼两侧巍峨的城墙尚在,但历经半个世纪后,北京多数城墙与城楼终被夷为平地,化为尘土,令人扼腕叹息。1965年,北京曾以战备需要为名,在沿城墙旧址修地铁的规划中,将沿途剩余城墙、城门赫然列入拆除范围,其中便包括正阳门。中央政府批准了修建地铁的报告,但最终决定将城楼和箭楼保留了下来,此为大幸。
10 天坛
天坛及周边建筑群
天坛背景中的现代城市天际线
论单体建筑中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无疑是天坛的祈年殿
建筑形制独特、装饰华丽,历史底蕴深厚,是单体古建筑中北京形象的最佳代表
若论单体古建筑,谁最能代表北京城市的形象?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雕梁画栋,形制独特且极具东方传统美学神韵和天地寓意的天坛祈年殿无疑为最佳,没有之一。
天坛建筑群俯瞰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场所,分别对应圜丘坛和祈谷坛
磅礴瑰丽的天坛建筑群
何为天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场所,分别对应圜丘坛和祈谷坛,为北京都城“九坛八庙”的九坛之一。九坛分指天坛的祈谷坛、圜丘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内含太岁坛)和先蚕坛,涉及天地日月与社稷、值年太岁与桑礼等诸多皇家祭祀之礼。
天坛建筑群所处中轴线平面位置示意
其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偏东,总占地面积达惊人的273万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
其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偏东,总占地面积达惊人的273万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宫城紫禁城同步建成,初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后经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目前所见天坛公园之格局。
天坛建筑群总平面布局示意图
天坛内坛核心的祈谷坛、圜丘坛俯瞰
丹陛桥,将祈谷坛、圜丘坛连接,形成了一组完整的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丹陛桥与成贞门
圜丘坛,对应祭天之场所
圜丘坛北侧皇穹宇俯瞰,是为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
单檐攒尖的皇穹宇
皇穹宇建筑立面细节,蓝色琉璃瓦鎏金宝顶,菱花格隔扇门窗,金龙和玺彩绘,华美异常
祈谷坛的入口,祈年门
祈谷坛上方标志性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是为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
祈年殿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祈谷坛的另一重要建筑--皇乾殿
皇乾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位于天坛西侧的斋宫,著名无梁殿建筑
斋宫,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
天坛总体分为内、外坛,整体呈“回”字形布局,主体建筑均分布于内坛的南北两端。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谷坛的祈年殿、皇乾殿,西侧为斋宫,南北两坛之间由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米余的“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组磅礴完整、恢弘壮丽的建筑群。从平面俯视的角度,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谷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样布局的目的为了增加西侧空间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即能获得极为开阔的视野,从而感受到天地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
明代原祈谷坛上方建筑--大祀殿之形制样貌
明嘉靖时期将其改成了三重檐圆形攒尖的形制;清乾隆年间重修时又改成了蓝瓦金顶,并延续至今
不过,在明代初建成于祈谷坛上的祭祀大殿可不是现在的面貌,原本为长方形大殿,名为大祀殿,黄瓦玉陛重檐庑殿顶,体量恢弘。明成祖朱棣于此不仅祭天,还祭地、祭日月诸神,也就是天地合祭;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将其改成了三重檐圆形攒尖顶的形制,并更名为大享殿,大殿每层颜色不一:上为青,中为黄,下为绿,依次代表天、地与万物;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再次更名为祈年殿,同年重修大殿,将其更换成蓝瓦金顶,呈现出统一的屋顶颜色,也就是如今所见之样貌。
祈谷坛俯瞰
祈年殿
夜色中的祈年殿
庄重典雅、装饰精美、形制独特的祈年殿,是中国古建筑之瑰宝
清代于祈谷坛举行祈谷礼,圆台圆殿方墙,象征天圆地方,殿顶蓝色象征天。祈年殿为三重檐圆形大殿,上殿下屋构造、砖木结构,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恢弘磅礴。大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级收缩作伞状,其形态庄重典雅,。
祈年殿建筑结构极为独特,无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殿内三环柱列,组合方式均有四季、月份、时辰、节气等不同象征寓意
蟠龙藻井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结构精巧,彩绘绚丽
祈年殿建筑结构极为独特,无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殿内三环柱列,内环四根“龙井柱”象征四季,中围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外环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围和外环叠加的二十四根柱子象征一年廿四节气;殿顶上方的蟠龙藻井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四周龙凤和玺图案彩绘金描,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圜丘坛,于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
圜丘坛,则用于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的“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初为一蓝琉璃圆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同时变蓝琉璃为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圜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与“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天坛建筑群,布局开阔,庄重磅礴,格调瑰丽,内涵深厚,堪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极品
作为国内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寓意象征表达独特,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景观序列风貌
纵观天坛建筑群,以其严谨开阔的建筑布局、庄重磅礴的建筑语言、瑰丽典雅的色彩格调,传递着丰富的寓意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堪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极品、世界建筑史之瑰宝。作为国内现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其处处展示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和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景观序列风貌,虽仅有600年历史,却代表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出的精华。
11 先农坛
先农坛,在明清两代它是供奉和祭祀先农神的场所,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先农坛与东面的天坛建筑群遥相对应,为京城“九坛”之一。在明清两代,它是供奉和祭祀先农神的场所,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其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十年(1531年)于内坛墙南部建天神坛、地祇坛,终成先农坛现今之格局。单论其知名度,远不及中轴线之故宫、天坛、景山等;在“九坛”中,也排在天、地、日、月之后,似乎存在感较低。
先农坛历史平面布局
先农坛如今被打造成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展示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对农业神祗的虔诚信仰
历史上先农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布局呈北圆南方状,占地广达2000亩,远超宫城紫禁城。它是全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如今更是被打造成为中轴线上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透过历史遗迹的展示,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以及对丰收与农业神祇的虔诚信仰。
先农坛建筑群
太岁殿组群建筑中的拜殿
太岁殿,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位处内坛核心
神仓院
观耕台
皇帝藉田礼中亲耕的“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由此而来
先农坛台
从原貌布局来看,先农坛总体分为内、外坛,坛内分布有太岁殿、神厨、神仓、庆成宫等建筑群,另设有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四座坛台。除庆成宫、天神坛、地祗坛位于外坛,其余均位于内坛。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先农坛遗存的面积仅为当年一半,如今内坛基本保存完好,而外坛则几乎不复存在,已经变成街道、楼群、体育场、单位办公场所等。
先农坛建筑群
庆成宫,明时为山川坛斋宫,清乾隆年大修后更名为庆成宫,作为皇帝行耕礼后休息和犒劳百官随从之地
拜殿
太岁殿
太岁殿内的梁架结构
神厨院
神仓院
其核心群组建筑虽经历清乾隆时期大修,但基本保留了明代的建筑形制和风格,既有庑殿歇山、雕梁画栋的官式宫殿建筑,例如代表性的太岁殿、拜殿、庆成宫等;也有灰瓦硬山、装饰简练的功能象征性建筑,例如神厨、神仓等。其内太岁殿等多处殿堂作为古建筑博物馆,展示的实物建筑绝对令人惊艳。
太岁殿内展示的原北京隆福寺天宫藻井
天宫藻井上下六层,每层圆形主框架上均有细雕云纹图案,最上方顶盖板上绘有一幅沥粉贴金的星象图
四角的护法天王,作单手托举状,表情细腻,形象栩栩如生
金丝楠木雕制的天宫藻井,精美绚丽,结构独特,是为明清时期木构作中独一无二之精品
例如太岁殿内展示的原北京隆福寺天宫藻井,上下六层,每层圆形主框架上均有细雕云纹图案,最上方顶盖板上绘有一幅沥粉贴金的星象图;一、二、三、五层为琼楼玉宇状的天上宫阙,彩云缭绕之中众多神仙分列其间,二层和四层的壁板、天花间有二十八星宿神像彩绘;藻井四角有护法四大天王,单手作托举状。其整体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结构别致独特、彩绘绚丽华美,木刻精雕细琢,手法精湛细腻,是为现存明清时期木构作独一无二之精品。
拜殿内展示的隆福寺毗卢殿蟠龙藻井
井芯蟠龙亦为珍贵金丝楠木独木精雕而成,形象威严、体态生动,盘于穹顶上方仿若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
又如拜殿内展示的隆福寺毗卢殿蟠龙藻井,井芯蟠龙亦为珍贵的金丝楠木独木精雕而成,龙体形象威严、体态生动,盘于穹顶上方仿若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
神厨院西北的宰牲亭,其独特的重檐悬山顶屋顶形制系现存明清官式建筑之孤例
在所有先农坛古建筑中,位于神厨院西北的宰牲亭最令人印象深刻,其独特的重檐悬山顶屋顶形制系现存明清官式建筑之孤例。悬山顶作为等级较低的屋顶形制,通常用于两庑等次要建筑或民居上,完全没必要采用重檐做法,不过此类形制并非独创,而是对早期歇山顶的复古做法。事实上,歇山顶最初便是由悬山顶和庑殿顶两种形式结合演化而来。
12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中轴线南端遗存道路位置示意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原有御道中间条石已不存在,仅存东西两侧条石路面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原有御道中间条石已不存在,仅存东西两侧条石路面,以中轴线基本对称。明清时期为御道,它是皇帝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御用道路。
明清时期为御道,它是皇帝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御用道路
永定门与遗存之御道
不过,这段道路是为2004年永定门广场改造过程中经考古勘察发现的,推测现存段落为清乾隆年间修建,其在原御道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取直,并统一宽度,供皇帝前往南郊坛庙祭祀或南巡使用。
13 永定门
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起点的永定门
永定门俯瞰
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起点的永定门,应该是北京内外城绝多数城门的历史缩影。原北京城“内九外七”共十六座城门,拆除之浩劫始自民国初期,解放后为改善交通又拆除了大部分城门,现如今内城九门仅剩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而外城的七座城门,则无一幸存;伴随一同消失的,还有绵延数十里的北京古城墙。
永定门与原貌复原效果图
2004年复建的永定门俯瞰,周边立体交通四通八达,当年复建难度可想而知
1900年的永定门旧貌
1920~1930年代的永定门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后1564年增筑瓮城,但未建箭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缮永定门并增建箭楼,至此永定门最终形成城楼、瓮城、箭楼的完整形制。这是北京外城门中最大的一座,城楼共有两层,为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作为明清时期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其被命名为永定门,寄寓北京城“永远安定”。清乾隆年间增建的箭楼则为灰筒瓦歇山顶单檐城堡式建筑,相较城楼而言,形制略小,远不及内城正阳门箭楼的巍峨壮观。
复建的永定门正立面
永定门在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危楼”为名而被拆除,自此北京中轴线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
复建后的永定门建筑细节,因原护城河改道,旧址箭楼与瓮城不再具备复建条件,因此仅恢复了城楼
永定门在1957年以“妨碍交通”和“危楼”为名而被拆除,自此北京中轴线仿若像一根断了琴弦,再也弹奏不出完美和谐的韵律。但相较其它被拆除的城门,永定门无疑是幸运的,近半个世纪后拆而复建,被称为“北京第一座复建的城门”。但它的幸运完全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起点,北京外城的正门。2004年,为恢复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契合北京成功申奥打造“人文奥运”的时代背景,于原址处按原貌重建复原,但因原护城河改道,旧址箭楼与瓮城位于现有河道中,已不具备复建条件,因此仅恢复了城楼,瓮城与箭楼未予重建。
永定门中轴线俯瞰
永定门的复建,更多强调的是所承载文化内涵的真实性
古建筑复建历来是慎之又慎,对于木构建筑完全禁止复原重建倒也未必,关键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在1990年代多国通过的《奈良真实性文件》中,明确了“真实性”不仅指现存的实物形式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是真实的。因此,对于重要消失的文物古建复建原则并非死板一条,永定门复建尊此原则,无可厚非。
永定门与复建过程同时期发掘的遗存御道
原址、原形制、原结构,并使用了原级别材料和原工艺复建的永定门
2005年9月,一座崭新的永定门城楼正式亮相于北京中轴路的南端。复建的永定门城楼,城台东西面阔31.41米,南北宽16.96米,高8米,城楼通高26.04米,为歇山式三滴水原样式,庄重典雅、古朴磅礴。同一般的文物复建不同,它并非完全是“赝品”,说其是文物也有一定依据:原址、原形制、原结构,并使用了原级别材料和原工艺,这核心的五点在永定门复建中得到了最大程度体现。
永定门无疑是幸运的,而它的幸运,是为了回复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并契合了“人文奥运”的特殊时代背景
在北京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消失的城门与城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城市一旦失去历史标志,就等于失去了记忆,而保护好现有遗存,就是使后人不至于看到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
壮哉!这些留在珍贵记忆中的北京城楼与城墙
抛开永定门拆而复建的争议,其实它至少表明了对现状文物保护的一种态度,在北京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消失的城门与城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历史没有回头路,永定门的曲折经历让人们重新意识到古都原貌形态和中轴线在城市中的意义:城市一旦失去历史标志,就等于失去了记忆。而保护好这条中轴线,就是使后人不至于看到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