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发布日期:2024-08-11 18:33    点击次数:93

东汉末年,魏国曹操、蜀国刘备、吴国孙权,三国鼎立。但世人皆知三国的精彩,却不知道东汉末年实际上是四国并存。

那为什么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只写了三国呢?没被记录的国家是哪一国,它又为什么没被记录呢?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一下!

魏蜀吴三国

魏国是由曹操打下,后来由曹操之子曹丕建立的。原本曹操只是一个小官,因为其父是大宦官曹腾养子这事,让他在权力中心受尽排挤。但曹操是个生而为雄的能者,凭借极强的适应力和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等人混成了朋友,还成了西园八校尉之一,掌握一部兵马的校尉。

后来接连发生黄巾起义、西凉反叛等事,再加上皇权继承的问题,大将军何进召西凉董卓进京,最后何进被诛杀,董卓祸乱都城。

而曹操凭借刺杀董卓一事再次闻名天下,之后逃离洛阳回到了老家招兵买马,无数能人志士来投,在有了兵马后发布矫诏联合讨董,最终迫使董卓逃往长安,曹操声名大起。

后来董卓被义子吕布所杀,董卓死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大汉名存实亡。而曹操一点点蚕食周边,逐渐成为了仅次于袁绍的最大势力,之后在官渡一战大败袁绍,逐渐接手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兖州、徐州、豫州等地方,成了天下最大的诸侯。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

蜀国是刘备建立的,刘备本是一织席贩履之辈,但是一直有野心,想着创造一番事业,之后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两位豪杰,自此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班底。

后来因为平叛黄巾有功,被封为了平原令,有了自己的地盘,再后来孔融派太史慈求援,刘备起兵支援北海和徐州,自此得到了陶谦的赏识,将徐州让给了刘备。

可好景不长,吕布的突然到来让这一切成为了泡影,徐州被吕布偷袭,刘备又没了地盘,后来曹操带兵打来,刘备依附曹操又反叛,最终被曹操所击败,逃亡了荆州。

自此刘备在荆州也开始了自己的争霸之路,先是从刘表那里得到了新野小城,后来又得大才徐庶来投,徐庶走后又因缘际会知道了诸葛亮。

随后三请诸葛亮出山,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联合东吴击败孙权,占领荆南四郡,随后谋划益州,入主西川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最终称帝,建立蜀汉。

吴国是孙氏三雄所建立的,父辈的孙坚被誉为“江东猛虎”,颇有贤名,凭借平定黄巾叛乱,被封为吴程候。而后虎牢关斩杀华雄威名大振,只可惜在回家途中被刘表麾下所杀。

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继位,因为势小的原因曾依附袁术,后来意外结识好兄弟周瑜,在周瑜的谋划下孙策得以自立。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您的理解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随后一步步扫平扬州刘繇、会稽王朗、吴郡严白虎等势力,最终基本扫平江东,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重要基础,同时也给孙权留下了周瑜、太史慈、张昭等重要人才,这也让孙权得以顺利接手东吴。只可惜孙策英年早逝,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孙权文韬武略都擅长,虽然比父兄勇猛不足却多了一分智谋,在他的带领下,东吴逐渐凝聚在一起,实力也越发强劲,最终在魏蜀两国建立后,也宣布建国,定国号为吴。

自此三国鼎立,成就了一段佳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当时的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三国外,还有一方势力,那就是位于辽东的公孙家族建立的燕国政权,割据辽东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辽东辽国

辽东公孙家族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公孙度时期。公孙度是跟随其父避祸才来到的辽东,从小的经历让他就展现出了对权势的渴望。于是做起了当地的一小吏,后来意外得到当地太守的赏识,被一路提拔,最高时还曾短暂的做过冀州刺史,可好景不长很快就被罢免了。

对此公孙度很不甘心,尝过权势的他不想就这样度过余生,恰逢此时董卓进京,控制了朝政,公孙度想起了自己的好友,也就是董卓麾下的徐荣。

在徐荣的引荐下,公孙度得以做到辽东太守一职,自此公孙家族开始了辽东地区的控制。当中原各诸侯忙着征讨董卓、互相讨夺地盘的时候,公孙度也对辽东附近地区的小国展开了清扫,并将辽东地区全部纳入了麾下。

公孙度去世后,身为长子的公孙康继位,比起父亲,公孙康的野心更甚,上位后就去攻击高句丽,打的对方还不了手,最终城破人降,整个高句丽自此纳入辽东的地界。

随后公孙康又率兵深入朝鲜半岛,将其地方势力收服,也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麾下地盘比之其父统治期间也大了不少。

但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底盘大了自然会被他人惦记,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分化其子、收服袁家地盘的时候,北方就只剩下了西凉和辽东两地完全收复,于是就派大将去收复辽东。

此时的公孙康也识时务,知大势,明白曹操不是自己能抵抗的,所以果断投靠曹操,还将袁绍的二子斩杀,作为献礼给了曹操,而作为回礼,曹操也将辽东当作封地赐给了公孙康。

公孙康死后,其弟公孙恭继位,后来公孙恭病重,公孙渊继位,公孙渊没有父辈的能力,却有着父辈的野心,在掌握辽东大权后,被孙权所诱惑,投降了孙权,向吴国称了臣,后被孙权封为了燕王。

可后来又怕事发被曹魏所迁怒,于是就断了和吴国的联系。

但终究事情还是败露了,魏国得知后就派人征讨公孙渊,公孙家见已经无路可退,就干脆宣布独立,不归属任何一国,自称为燕王,起兵造反。

曹叡得知此事后直接派司马懿领兵平叛,司马懿带领军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杀穿了辽东。最终在司马懿的大军下,辽东公孙家自此覆灭,结束了长达四十八年的统治。

那为什么《三国演义》中不写辽国呢?

为什么没写辽国?

从广泛意义上来看,辽东公孙家确实是一国,从史料上看公孙家族也自视为一诸侯国。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辽东公孙家并不算一个国家,因为并没有史料表明公孙家立国,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独立割据的政权。

还有其一是《三国演义》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改编、加工而来的,主要讲的是以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对抗为主线进行的一本演义故事。

而辽东地区很明显和这三国没有对抗,没能参与到这次战争中,所以罗贯中没将其排在三国之中。

其二是身份问题。公孙家族在公孙度那里最早是依附董卓的,而后在公孙康继位后又依附了曹操,向曹操称臣,最后在公孙渊继位的时候,又向东吴孙权称臣.

如此一个反复称臣之国,为外人所不耻外,已经不算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政权的。

其三是辽东偏远。辽东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远离中原地区,而三国的战争都是为了逐鹿中原,成就霸业,远在辽东的公孙家根本影响不到大局.

而且除了和曹魏和东吴与之有过联系外,位于西川的刘备根本就遇不到公孙家,同时公孙家也没有参与一次中原的大战。它存在与否对三国谁最后取得霸业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所以罗贯中先生没有对其做过度描述。就如同位于西南的士家政权一般,对三国整体大势没什么影响,也就没必要过多介绍。

其四是实力问题。公孙家族地盘有限,只占据辽东附近的边远地区,外比不上其余诸国,不光地盘,就连人口数量也远不如中原地区。当时的辽东起初是为边境地区,时常要面临异族的入侵,地广人稀,除了一些避祸的隐士外,当地人口很少,人口少就意味着兵源不足。

除此外,辽东地区的经济和武器以及武将的能力外也远不如中原那么发达,没有经历什么大战的洗礼,就没有进步。说句不好听的,整个辽东加一起也没有三国随便一个实力大。

种种因素加一起,也就导致这一国并没有被加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呢?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1]邸富生.三国时期公孙氏政权对辽东的统治[J].辽宁师院学报,1979,(05):20-23.

中国知网 [1]陈鹏.辽东公孙氏政权的兴亡─以其对外政策为视角[J].现代交际,2017,(16):183-184.

中国知网 [1]陈涴.公孙氏[C]//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9——辽海讲坛·第九辑(历史名人传).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2012:14.

中国知网 [1]张云樵.论辽东公孙氏政权[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9,(01):35-38+43.

《三国演义》